牛融网
各位朋友,大家好。
距离昨天(9月3日)的九三阅兵已经过去一天,在过去的三十多个小时里,西方各国的反应不是特别多,但也不算少;不是特别强烈,但也没那么牛融网消停。
总而言之,这些反应都倾向于表达一种担忧,即担忧中俄朝三国可能结成一个所谓的“反美联盟”。用欧盟高级官员的话来说,甚至是一个反西方的新秩序。
事实是不是如此?我认为西方可能想多了。在此,我想引用美国总统特朗普之前的一番言论。
在阅兵之前,他曾说,中俄朝三个国家的领导人与他的个人关系都很好,他也很喜欢他们。但他觉得很奇怪,这三个国家领导人居然会构成一个反美的阵营,或者是联盟。
当然,实际情况是否如此,我稍后会讲。我认为美国人可能想多了,或者至少是想早了。但是,在特朗普从他自己本身发出这种疑问的角度上来看,似乎他也不是没有“自省精神”。
那么,问题到底出在哪里?为什么他所谓比较喜欢的、而且曾经跟他关系都不错的三国领导人会走到一起?
从美国某些官员说的话可以看出,他们把责任推到了前任政府,也就是拜登政府的身上。他们说,正是由于拜登政府的一些错误决策和战略,使这三个国家走在了一起,同时更加向着抗美的方向发展。
正如之前上合组织天津峰会举行期间,西方媒体也说过,由于特朗普的错误,把印度推向了俄罗斯和中国。从这一点来看,西方也是有“反省精神”的。
然而,我个人认为,如果仅因为中俄朝同框,就把其判定是一个反美联盟的形成,那可能还为时尚早。
在上合组织天津峰会上,中俄印三国也曾走到一起。当时,西方国家也一度感到紧张。但最终结果是,印度总理莫迪并未顺道从天津前往北京参加阅兵式,而是“进津不进京”,在参加完峰会以后,就打道回府。
这说明,中俄印三个国家有“貌合”之处,但也有不同。这个不同能不能称为“神离”,要另当别论。
我们再来看昨天的阅兵式,中俄朝领导人同台亮相牛融网,而韩国媒体对此的报道非常敏锐,他们指出朝鲜领导人在此次阅兵式上受到的礼遇,要远超其祖父在北京受到的礼遇。
因为中国人的习惯是以左为尊,西方人则是以右为尊,而朝鲜领导人站在了左边。
再回过头查阅1959年10月1日首次国庆阅兵的照片,当时左边是赫鲁晓夫,右边是时任越南领导人胡志明,而时任朝鲜领导人则隔着大概四、五个站位。
要知道,1959年中国刚刚从朝鲜撤回了中国人民志愿军,而中朝人民用心血凝成的友谊,最终也只能让金日成处于这样的站位,从这个意义上说,韩国媒体的观察是敏锐的。
目前,中朝两国领导人已经确认将举行会谈。但根据俄方媒体报道,普京已经离开北京,所以可以确定的是,中俄朝三国的峰会不会举行。
当然,这并不意味着西方的担忧,即中俄朝三国将形成一个反美联盟的情况不会出现,但面对这样一个绝佳机会,却没有举行三方峰会,我想这不是出于疏忽,而是有意为之。
至少从中国的视角来看,仍然希望在国际舞台上维持一种平衡的形象。
因此,接下来我们就要关注未来一段时间的重要事件,包括东盟峰会、二十国集团领导人峰会等等,观察中俄朝与西方国家之间的互动关系。
显然,朝鲜与俄罗斯跟西方的关系不可能在短期内得到改善,而近期中国与美国的贸易谈判,看似风平浪静,实则暗流涌动。
中国最高谈判官在访问了加拿大和华盛顿后,非常低调,而我认为这种低调的背后恰恰隐藏着新闻。
如果双方没有达成一致,那也不可怕,因为一旦公开,就可能引起不必要的哗众取宠的效应,这也是双方为何没有公之于众的原因。
因此,这表明双方仍然以建设性态度,试图在风平浪静的表面下避免暗流涌动,继续强力推进。
所有的这一切牛融网,我期望西方能够准确判断,中国在九三阅兵之后的国际环境。
翔云优配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